找到相关内容1118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亲友书释·白莲鬘

    佛陀任运自成自他二利;妙法二谛毫无错谬;僧众具足智慧与解脱;布施是财富圆满之因;净戒是功德之本;天尊是自己的见证或者说依之通过实修增上生之法而获得殊胜果位。显而易见,每一随念都是功德资粮,因而要常常...

    麦彭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50470265.html
  • 菩提心影:杂俎篇(二)

    ,身口受作,尽契律仪。道共戒,是三乘圣者所发之无漏定,则与无漏智共,于身中自发得防非止恶之戒礼,即无漏之律仪。此侧重在“众善奉行”;③饶益有情戒,那是完全以利益众生为对象。这叫做三聚净戒。忍辱波罗蜜有...

    慈航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75770425.html
  • 天台宗之起源及其开创

    佛法,先持净戒,勤禅定,得一切佛法诸三昧门,百八三昧,五百陀罗尼及诸解脱;大慈大悲,一切种智;五眼,六神通,三明,八解脱,十力,四无畏,十八不共法,三十二相,八十种好,六波罗蜜,三十七品,四弘大誓愿,四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0570501.html
  • 试论在西夏的藏传佛教僧人及其地位、作用

    、国师知金刚、四续善巧国师不动金刚、大乘玄密国师、宗律国师、净戒国师等。国师亦多在西夏政府机构功德司中任职,品位与上等位相当。此外,西夏还赐予吐蕃僧人以大师、大法师、法师、禅师等封号。  (二)享有...

    孙昌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5971181.html
  • 西夏的宗教法

    国师嵬名思能,仁宗时主持校译佛经的兰山觉行国师沙门德慧,以及兰山通圆国师沙门智冥,传译佛经的天竺僧人五明显密国师喜胜,主持大度民寺大法会的宗律国师、净戒国师、大乘玄密国师(后升为帝师),和西夏文佛经《...

    邵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11371740.html
  • 依据圣言量来建立人间佛教

    菩萨净戒多闻熏习渐次  修学佛陀无上之人格,其以斯为基乎﹖﹗  二、关于家庭生活者  家庭制度,中国向重伦常大道﹕父慈子孝,兄友弟恭,  夫妇随顺等。光前裕后,齐家以礼。  163页  佛教于家庭之教化...处了信他世,及信当来善不善业人天果报。如  是名为具足净信,受持净戒于年三长每月六斋,远离  杀生及偷盗邪行妄言饮酒诸放逸处,如是名王具足净  戒。于净闻处于现世业及当来果,修德进业,乐听般  若众...

    法舫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95673736.html
  • 元代临济禅系的弘传——从原妙到元长(2)

    将一切无明惑业涤荡干净为止。如此修持,则禅门中的“三聚净戒”(摄律仪戒、摄善法戒、摄众生戒)、佛门中六度万行,尽在其中了。   在话头的选取上,乃师原妙的曾经由参“无”字话头,过渡到参究“万法归一,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5274087.html
  • 圆觉经管窥(八)─普眼菩萨章之一

    ,是禁止,属止持。戒,是戒法,兼作持;谓四重律仪、三聚净戒、十无尽等戒。四重 (犯杀人戒、犯盗戒、犯淫戒、犯大妄语戒),通大小乘,为一切戒根本,能持四重,皎如冰霜,自不能生一切枝叶。」「安处徒众者,即...

    何金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5274088.html
  • 《心灵环保》——济群法师

    ;落实在生活的方方面面。 持戒的另一层意义是行善。菩萨戒的“三聚净戒”,就是要在止恶的同时积极行善。如果说不杀生是消极地止恶;那么放生就是积极地行善。在声闻戒律里,不止恶是犯戒;在菩萨戒里,不行善也是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20576077.html
  • 陈兵教授 :现代青年人应该如何学佛

    其次是不注意先学做好人,经教不通,见地未开,净戒不持,资粮不备。这在藏地,本来都是无资格修密,甚至无资格听闻密法的。如果真想修密法即身得大成就,我看最好还是先老老实实地修学大乘渐道,积集福智资粮。实际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64676339.html